查看原文
其他

这种治气方式你想到没?成都50辆移动“空气净化器”上街了!

钟茜妮 蓉城政事 2022-07-23

秋冬时节

成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

从臭氧污染防治转向颗粒污染防治


随着治气进入纵深阶段

大气环境治理

正从单纯的“关停限”

向充分发挥科技力量转变


11月12日下午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罗强带队召开推进科技治气现场办公,实地察看科技治气部分项目,部署秋冬污染防治工作。



无人机、移动“空气净化器”这些黑科技都用上了


对于拥有20万余家餐饮企业的成都而言,针对餐饮油烟的净化系统推广十分重要。在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龙泉驿校区的食堂后厨内,试点应用了“餐饮企业油烟智能净化系统应用”示范项目,能集中收集油烟并经处理后排放。


▲餐饮企业油烟智能净化系统


电子科大成都学院,调研组实地察看了“基于教学孪生的无人机大气污染实时监测与预警平台关键技术研究”项目。“固定翼能灵活快速搜查,旋翼能精准定位,装载红外镜头后也能在夜晚巡查,”项目组负责人介绍。未来借助5G技术,无人机将运用于大气污染防治,通过实时传输数据,利用大数据分析,推算大气成分演变趋势,对未来2-3天内的大气污染发出自动化预警。


▲无人机


来到青羊区万家湾公交站,一辆戴着“帽子”的公交车吸引了调研组的注意。经过车顶改装,这辆公交车装上了“车载空气净化装置”,如同一个移动的“空气净化器”,能沿途净化空气,开到哪里就把清新带到哪里。


市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,“车载空气净化装置”采用物理过滤与离子技术相结合的方式,在车辆行驶中,它可以主动吸附车外环境空气,排出洁净空气。实验结果显示,该净化系统对颗粒物PM10、PM2.5的拦截率分别为98.6%、97.1%,空气洁净量16737.84m³/h。


▲装有“车载空气净化装置”的公交车


今年9月30日之前,首批50辆加装“车载空气净化装置”的公交车已全部投入运行,累计运行7314班次、27万公里、1.84万小时,目前车辆运行情况正常。

   

“运行中噪音情况如何?”“乘客的反响怎么样?”调研组问起驾驶员相关情况,并提出建议,在下一阶段的研发中,要争取“车载空气净化装置”不仅吸附外面的颗粒物,也能同时净化车内空气,让车内乘客有感知。


力争不出现重污染天推广应用科技治气新成果


调研组召开现场办公会

听取全市科技治气工作推进情况有关汇报

👇🏻👇🏻👇🏻


市生态环境局:


今年以来全市优良天数为255天,PM10浓度为63μg/m³,PM2.5浓度为39μg/m³,较之2013年PM2.5浓度97μg/m³降幅较大,在全国排名靠前。随着秋冬大气污染防治战的打响,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在群众感受最深的重污染天气防治上加力度,争取不出现重污染天气。

   

市科技局:


今年以来,围绕工业废气、汽车尾气、扬尘污染、餐厨油烟等重点领域污染治理技术开展技术研发和成功应用示范,新启动24个项目,比如对垃圾焚烧后的飞灰进行无害化处理、建筑施工现场可降解自沉抑尘剂等。下一步,将加强推广并强化技术变通。比如,针对大型食堂的油烟一体化收集净化系统,也可探索应用于小型餐饮店,让更多消费场景可应用。


  

“简单关停阶段已经过了,在治气纵深发展的新阶段,必须依靠科技。”罗强说,推进科技治气现场办公会已召开多场,每次都能看到新成效,不仅要用好本土自主研发的新技术,也要引进推广成熟先进技术。


“这个阶段要一微克一微克地抠,该付出的治理成本要付出。”罗强说,大气治理既是中央、省委和市委对市政府下达的要求,也是群众的期待,要“不设上限,竭尽全力”。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,成都生态环境的改善有了看得见的效果,但环境治理具有艰巨性、长期性、复杂性,要加强对科技治气新技术的推广力度,与环保巡查相结合,突出重点领域、重要环节。同时,要做好宣传,争取市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,推动形成全社会保护环境整体合力,努力营造大气污染防治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氛围。


副市长曹俊杰,市政府秘书长周先毅参加现场办公。


大家都在看↓

• 治水2.0:成都剑指小区内涝

• 稳预期,有信心!成都经济力求稳增长!

39个国家“献智” 这个高规格研讨会在成都开幕了

• 第19个!希腊将在成都设立总领馆

蓉城政事记者 钟茜妮 摄影记者 赤途

编辑 周霖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